紧紧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脉搏

曲 声
  李长春同志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人民利益、社会和谐。做好这项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笔者以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于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脉搏,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教育视野聚焦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必须把育人基点构筑在学生的生活平台上。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思想脉搏,是做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应该说,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一方面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创新型的社会形态大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他们获得信息的总量以及获得信息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我们成人。他们的思维形态、价值观念、志趣爱好等方面已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不知道孩子整天在想什么,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出乎成人的预料,原因就在于此。因此,我们不能再用老的思维模式去定义他们,不能再用陈旧的教育方式去禁锢他们,而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转变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进一步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年龄和生理特征也决定了青少年时期是最具“可塑性”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刺激,但辨别力差,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腐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失去是非判断。频繁见诸报端的未成年人杀父弑母案件,以及黑社会性质的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案件,一个个血的教训让人警醒。有关媒体曾经对当前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现在有很多青少年缺乏高尚的理想信念,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规范意识淡薄,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不懂法、不学法、不守法;文明意识差,出口成“脏”,行为粗野。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是非观念”的模糊。这是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净化、优化教育环境。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既是内环境(个性性格)孕育的结果,又是外环境(外在环境)教育熏陶的表现,而外环境的作用对人的思想、心理和志趣定格更具有普遍影响。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良性互动的德育机制,创设和谐健康的德育环境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要深入透析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不断强化学生是非观念为德育主题,坚决摒弃传统德育“大而空”的弊端,认真落实基础道德的主体地位。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提出,中小学道德教育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即“上位道德”要建立在“下位道德”基础上,“圣人道德”要建立在“公民道德”基础上。目的就是降低德育的台阶,拉近道德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明确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养成诚实、爱心、良心、自信、责任等最基础的道德品质。在具体工作中,要具有敏锐的嗅觉和深邃的洞察力,在关注共性问题的同时,倍加关注具有特殊个性的学生。传统德育最大的弊端是,把具有不同个性和特长的学生用整齐划一的培养规格和模式“加工”,从而脱离目标,成为无的之矢,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活动特点设计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从而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和渗透性,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