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教育督导解读
发布日期:2009-02-24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668次
本报记者 张庆亮 通讯员 学敬 张华
2001年,潍坊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2003年,全国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潍坊市被评为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现已形成以年终综合督导为主、过程督导为辅、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教育督导体系。
督政:从“必要”到“必须”
教育督导,一般认为就是督导教育。长期以来,人们觉得教育就是教育局的事、学校的事、校长的事、教师的事。教育督导,有必要督政吗?
潍坊的实践证明,督政不是“必要”,而是“必须”。
潍坊市的教育督政指标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
县级政府责任具体化,评估标准规范,便于具体操作,使之有所遵循。
所设计的指标,同时又是全市当年教育工作重点,都是“牛鼻子”,使之上下一致,统一步调抓重点。
所有指标都符合教育法律法规,保证督政过程就是依法治教过程。
主导性:县级政府责任
督政,如何督?
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潍坊市将转换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县级政府责任,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推进力度,从以下方面可见一斑:
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的意见》。市、县建立健全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每年一度,全面开展对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督导评估。
潍坊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将县市区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的通知》。这一手很“绝”。县市区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成绩,成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后提拔使用的一项重要依据。
每年督导评估结束,潍坊市委、市政府依据督导评估成绩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并以正式文件印发督导评估情况通报,在《潍坊日报》上发布公报,将各县市区每项指标的督导评估成绩,以及受表彰情况公布于众。谁重视教育,谁会抓教育,谁对老百姓负责,一目了然。
为避免教育部门“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从2001年开始,潍坊市把涉及教育的各种评估、检查、验收、评比,统一纳入年底综合督导评估,其他时间严禁任何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这样,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就从文山会海和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验收、达标中解脱出来,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议大事、抓大事,抓重点、促发展。
差异性:“两把尺子”,跳一跳够得着
潍坊市的12个县市区,有山区有丘陵有平原有海滨,各地经济条件、教育基础不同,如何有效评估?潍坊市的做法是,既严格坚持基本的法定标准,又利于调动县市区积极性,“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提升。
2001年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县市区在自评时,就对个别项目如“民办教师待遇”、“创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等,自己给自己打了0分,最终评估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当地领导感叹:“就是用上浑身解数,我们也铁定赶不上人家!”
问题引起了重视。第二年的评估指标,就有了两套体系,两把尺子。一把评估基本教育发展水平,另一把评估年度教育发展水平。总体先进的受表扬,年内进步的也鼓励。一个头年“做红椅子”的,虽然第二年整体水平仍然居后,但年度发展提到了全市第三,市政府照样表彰。
个性化:引导自主创新发展
教育督导,绝大多数指标当然是共性设计的,但个性化也必不可少。潍坊市创造性地推出了“改革与创新项目”,奖励各县市区立足实际,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各县市区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批创新经验应运而生。寿光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密的“新课程改革实验”、诸城的“建立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等,均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连续性:持续推动政策落实
工作的推动,最怕缺乏连续性。潍坊市的教育督导,坚持本年度70%的指标与上年度基本相同,各县市区不至于无所适从。另外30%的调整指标,则用于发展导向,体现与时俱进。有基本保底的工作,有创新前行的愿景,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可行性:真正发挥作用
“督导”,一“督”二“导”,关键在于促进工作。潍坊市的教育督导,之所以经得起实践检验,且有强大的生命力,奥秘之一在于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科学性。潍坊教育界人士说,我们的指标体系,是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群策群力“打磨”出来的。
事实正如此。每年的督导评估方案编制工作,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负责,先会同教育局各科室共同研究,找出上年指标体系的成功点、薄弱点乃至失败点;再确立本年度的补充点、调整点和强化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方案,然后印发各县市区征求意见,再行修订;然后,督学办公会审议,逐项讨论;最后,提交教育局常务会议和市政府研究通过。
如此“出炉”的方案,能不可行吗?
评估指标体系有了,方法呢?潍坊教育督导的成功经验证明,评估方法必须保证4个字:准确、可靠。
验证:从根儿上铲除作假
潍坊市有近2000所中小学,教育督导不可能校校到,首要的是县市区自下而上扎实自评。市里的抽样验收这样运作:评估人员到某县市区,不听汇报,免除一切礼仪,三五分钟抽签决定被查的两个乡镇;一头扎到乡镇后,抽签决定被查的学校。如复评成绩与自评相符,则认可县里的自评成绩;如复评低于自评,则以等量的虚涨差额扣减县里的分值,差额超出一定限定判0分。
还有一条“戒令”:若复评中发现有借物充有、以劣充优、以少涨多等弄虚作假现象,除相关指标不得分外,还将处以加罚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记过、通报批评等处分。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县市区自评报告已上报,一旦察觉自评有“水分”,就主动要求市里给挤“水分”,重新如实上报自评数据。
签字:谁的项目谁负责
评估结果,被评估方有异议怎么办?会不会有人“吹黑哨”?自有办法:白纸黑字,双方落笔。每个督导评估人员,从该项目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制定,到具体组织实施,到督导评估结果确认,直到成绩公示后接受被督导单位的质疑,“一条龙”下来,负全部责任。
有一个细节:有的评估人员为了查清学生巩固率,从一个县查到另一个县,直到查清学生去向为止。被评估的校长感慨:“这种检查,想做手脚,根本不可能。”
“三公”:到处是眼睛
“三公”就是公告、公示、公报。督导评估前和督导评估期间,公告,向被评估单位及社会各界印发督导公告,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保证评估方和被评估方同时接受全方位监督。督导评估结束,公示,接受质疑。在潍坊市主流媒体上发布公报,公布结果。
廉政:一把利剑
督导的生命是真实。人不是活在真空里,为保“真”求“实”,除了持证上岗、挂牌办公外,还有“三自”、“四禁”和“联络员”制度。评估过程中食宿自理、车辆自备、费用自出;严禁被评估单位陪餐,严禁评估人员饮酒、接受馈赠和宴请。不吃不拿不受请,公正也就在其中了。
双向反馈:把好最后一道关
评估是为了推进工作,结果的形成很重要。潍坊市督导结果的形成要经过三道工序。
核实复评成绩。主要是核实各项指标得分,研究确定某些指标自评虚幅过大的性质及处罚方式与分值,必要时可“杀回马枪”,然后再出复评报告。
起草反馈报告。先由市政府和市教育督导室向县市区反馈,县市区还要向市教育督导室反馈通报下达后的动态。
总结督导评估经验。评估的指标、方法哪些是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哪些是要改进完善的,应当删去哪些,补充哪些,事无巨细,尽在其中。
备忘录:事情还没完
督导结束了,但事情还没有完。俗称“明白书”的《整改问题备忘录》上,相关的事情一项项列着,整改情况又成了下年度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此一来,对存在的问题谁还敢掉以轻心?
督学:责任区、“星级”评价、“协商督导”
教育督导当然要督学,但潍坊市教育督导的独到之处在于“全面推进,评价保障”的新路子,构建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有效机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中最出彩的是教育督导责任区。
责任区:责任督学
潍坊市的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始于2006年,是对全市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无缝隙覆盖。
全市12个县(市区)、3个市属开发区及直属学校,大致划分为东、西、南3个大片,3个大片又划分为15个相对独立的责任区和195个小督导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分别由市、县两级督学组成团队,潍坊市教育局确立一名市级督学作为各督学责任区第一责任人,每县(市区)有一名担任市级督学的局领导对辖区负总责,并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了201名市或县级督学承包学校。
全市所有学校的大门口都在醒目位置悬挂着“督学责任区公示牌”,上有市、县督导责任区负责人及责任督学的姓名和违规举报电话。市和县(市区)有教育热线电话,24小时专人值守。《潍坊晚报》有教育110。家庭有《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督学和校长有《督学手册》,举凡学生在校时间、节假日安排、课程设置、家庭作业、招生、考试、教学辅助资料、师德建设、学校收费等办学行为规定都在其中。一册在手,一目了然。
督学不是象征。在潍坊,督学“很牛”,说话管用。各类教育先进评选表彰过程中,责任区督学推荐的先进典型具有“一票肯定”的优先权;基层学校推荐拟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典型材料,必须先经责任区督学审核,责任区督学不予认可的实行“一票否决”。
责任督学有了责任,也就有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成效不必说了,大批素质教育先进典型的认定推广就有督学的功劳,全市先后有责任督学推荐的2000多项教育教学成果受到市政府表彰奖励。
“星级”评价:突破高中
此前,很多地方,包括潍坊,教育督导的触觉似乎一直徘徊在普通高中校外。而随着素质教育新政的实施,社会对普通高中的认可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必然的变化。
对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督导有何作为?能否突破?如何突破?
潍坊市的突破点是“星级”评价。
“星级”评价,主要评价的是规范办学、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质量、办学特色5项重点工作,分为一至五星。A1规范办学指标达到95分及以上授予一颗,其余四项A级指标每项达到90分及以上也授予一颗。市教育局对获得星级称号的学校予以命名,并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星级级别较高的学校,将享受科研项目安排、招生计划安排、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校长职级认定以及其他评优指标分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协商评价”:请来督我吧
“协商评价”,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学校科学发展评价”,旨在引导学校实现科学自主发展。
按照《潍坊市中小学校科学发展评价方案》,这评价也确实是“协商式”的。包括学校培养目标与学校发展规划、领导与管理、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可采用学校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重在自评、反思改进的方法,关注的是过程优化。
这种评价校长喜欢。潍坊市教育督导室的同志说,“协商评价”之后,一些原来见了面笑容不大灿烂的校长,也会经常很真挚地打来电话:“抽空来我们学校督一下吧!”
这是教育督导工作者的福音,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目前,潍坊市已有80多所中小学通过了市级科学发展评价。
第三方中介:教育督导的革命性创新
教育督导作为政府行为能否换个思路?比如引进第三方。潍坊市引进了,而且很成功。这成为督学责任区之外的又一大亮点。
引入中介:中介的“中”
以前,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单靠几个专职的教育督导人员,显然力不从心,既管不了,也管不好。若将办学行为监督查处权全部委托给县级督导室,人手不足的矛盾解决了,可“自己监督自己”的机制缺陷又出现了。
2008年10月,潍坊市率先打破常规,在教育督导中引入市场机制,委托社会中介组织“潍坊市创新教育管理评估中心”,组织部分已离职的教育专家、学校校长、督导专家、教研能手及学校管理人才,成立了“潍坊教育督导巡视团”。市教育局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学校办学行为的裁判权、监督权“承包”给第三方。这在教育督导领域是一个破例。
合同管理:中介的“介”
中介,关键要“介”,介入、参与。
据悉,潍坊教育督导巡视团的工作重点是“四个确保”:
确保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按照国家、省、市的规定,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无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的现象。
确保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学生每天的作息时间、学生自习时间、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安排符合省、市的规定。
确保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考试管理、学生家庭作业的布置、收费工作、教辅材料的管理、教师行为等符合省、市的规定。
确保学生的体育活动安排、中招改革工作、复读班管理、高中分科管理、教学评价工作等符合省、市的规定。
如此,潍坊市教育局从忙于查处学校不规范办学行为的繁琐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向主要对督导巡视团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初步实现了对学校办学行为由直接查处向间接管理的转变,保障它的中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队伍建设:专职、兼职、特约
督导队伍的素质决定着督导工作的成败。潍坊市的教育督导队伍建设有两大特色。
市县两级:专兼两类
曾几何时,“督学”是个很休闲的差事。而潍坊,目前全市92名专职督学平均年龄45.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91.3%,已经实现了专职督学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
受编制等因素的制约,专职督学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潍坊市实施兼职督学聘任制,由市政府发文公布,2002年聘任了96人,2005年聘任了103人,2008年聘任了114人,并从市人大、政协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以及组织、财政、人事、税务等部门各聘请1名特约教育督导员。
聘任县级兼职督学也是潍坊市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的重点。如诸城市有兼职、特约督学64人,高密市有59人,寿光市有30人。
教研员成了政府督学
教研员是从事教学研究的,但潍坊市教科院的教研员也可以成为督学,具有对教学的督导评价权。
在“基地校”里,既是教研员又是督学的他们,既要对本学科的质量负责,又要对包靠的学校或教研片的所有学科质量负责;既开展常态课堂诊断型督导,又开展经验推广型督导,还要负责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督导评价,比如对课堂教学效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朝阳读书活动、教学成果等素质教育重要指标的评价,都在他们的职责范围。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