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放到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
发布日期:2008-08-27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6051次
本报记者 崔方锋 任敬梅 通讯员 付瑞丑
2007年夏,为了丰富阅读资源,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斥资近5万元购买了童书4000多册,每种童书的本数和每个班级的学生数相等;还征订了2万多元的儿童期刊。图书管理员问:“郭校长,这些书是放到图书馆里还是放到班里?”校长郭振虎的回答斩钉截铁:“放到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这些书宁可被学生看烂,也不要存烂。”4000多册崭新的童书分批发放到各班,从此沿着规定的轨迹在各班间“漂流”。儿童期刊则被放到楼道的期刊架上,学生课余可以随手翻阅。为了丰富图书资源,老师们组织学生开展捐书换书活动,开办了图书银行,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还积极动员和指导家长为孩子挑选最适合孩子的图书,充实学生家庭书柜。在刚刚落成的“童心悦读”馆内,低、中、高年级的童书也是依次摆放在书架的底层、中层和高层,确保孩子们都能“伸手可及”。学校想告诉每个学生:书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读书是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
校长郭振虎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学校是一段旅程》是他推荐给全校老师看的一本教育名著,因为书里面的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他:主人公华德福老师针对一年级孩子仍处于“图像意识”阶段,就编织想象丰富的故事来引导他们学习文化课;针对二年级孩子容易偏激,就用寓言和传说来平衡孩子们的心灵天平。郭振虎受到启发:书原来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于是,他决定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寻找最适合他们阅读的童书。他制定了《各年级必读选读书目推介表》,供学校、家长和学生选购童书时参考。如今,授田英才学园开展“儿童阶梯性阅读”已一年有余,师生共读童书,同写随笔,在经典童书的世界里渐行渐远,渐入佳境:他们和《小王子》一起进行地球之旅,和《苹果树上的外婆》一起游戏……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使学生们懂得了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
2007年夏,学校从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请中国新教育实验儿童阶梯性阅读项目组核心成员常丽华老师做了题为《让故事穿越生命》的读书指导专题报告,把家长会办成了专家报告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一下子激发了家长和孩子“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热情,每周的家校联系卡上多了“如何指导孩子读书”、“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等方面的内容。二年级五班张馨怡的爸爸在家校联系卡中感慨地写道:“学校的读书风吹进了我们家,带来了温馨和谐,吹走了争吵和浮躁。我和孩子的妈妈刚开始与孩子同读一本童书时觉得有点幼稚,但一读进去才发现童趣盎然的背后竟是美好的人性和深邃的道理!周末读书沙龙时间已经成为我们家最快乐的时光。”
郭振虎认为,“海量阅读”将为孩子的精神发育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他提出了阅读要提前、提速的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实现提前阅读,丰富语文积累。低年级学生诵读《中华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高年级学生诵读古诗词,大大提高识字量,丰富阅读视野。其中,中高年级的古诗词诵读使用了分类背诵的方法,按涉及的内容,将诗词共分为诗中春、诗中雨、诗中山、诗中花、诗中月等18类,逐类背诵,有效积累,并且每学期举行一次诗文考级来督促诵读活动开展。积极开展速读速记训练,实现阅读提速增效。学校实施书香工程一年多时间,学生的平均阅读量一年级达到3万多字,二年级达到20万多字,三年级达到54万多字,四年级达到98万多字,五年级达到134万多字,六年级达到136万多字。郭振虎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读书破万卷’,想让他素养低也不容易。捧着一本书长大的孩子终究是井底之蛙,‘海量阅读’才能让孩子收获如海人生!”
在读书评价方面,学校制定了读书争章办法。学生只要喜欢读书,童书藏量达到规定数量,读书的数量和质量达到《书虫章争章标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星级奖励;星级奖励累计到规定次数,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书虫章——低年级的叫粉红书虫,中年级的叫浅绿书虫,高年级的叫天蓝书虫。读书奖品有小工艺品、精美童书、作家见面会入场券,甚至还有麦当劳餐券等,读书评价竟如此色香味俱全!另外,学校坚持“展示是最好的评价”的理念,经常举办“班级语文素养展示会”、“创意读书随笔和优秀读写绘作品评选”、“速读大王评选”等活动。王艳老师说:“现在,阅读已经成为孩子们离不开的生活方式。哪一天我欠了他们的阅读课,无论多久孩子们都惦记着要我还给他们!”
郭振虎说:“未来,学校将在‘怎么读’上加大探究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整本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速读速记策略方法的研究,让师生走上高效读写之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方面的专门才能。”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