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

本报记者 崔方锋 通讯员 窦彭波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陕西等地震灾区的一些学生纷纷投奔亲友到山东省滨州市就学。滨州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张开热情的双臂,为灾区学生简化入学程序,减免一切费用,开辟“绿色通道”,进行心理干预,尽最大努力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截至目前,来自灾区的34名中小学生和幼儿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我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儿童节”
  6月1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滨州市滨城区旧镇王楼联小校园内鲜花盛开,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全校230多名学生身穿节日盛装,用精彩的文艺节目隆重庆祝自己的节日。来自四川绵阳地震灾区的三年级学生刘静宜和小伙伴们一起表演了合唱《春天在哪里》,愉快的心情写在她略显稚嫩而又灿烂的脸上。这个刚刚从地震灾区走出来的小女孩忘却了恐惧,忘却了忧愁,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
  刘静宜的爸爸是军官,妈妈在长虹集团工作。地震发生后,作为军人的爸爸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去,妈妈把小静宜带到了滨州奶奶家。当听说小静宜来滨州就学的消息后,滨州市滨城区旧镇教委主任张振国和王楼联小校长李桐让非常重视,当即为她安排了最适宜的班级,并嘱咐班主任要特别照顾好小静宜的生活和学习。由于两地教材的版本和进度不一样,学校几经周折安排专人为小静宜购买了一套苏教版的教材。由于功课进度不同,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共同为小静宜进行辅导。现在,她落下的课程基本赶上了。
  当问及刘静宜来滨州上学的感受时,小静宜眼含热泪,显得非常激动:“最难忘的有两件事:一是我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儿童节;一是第一天来的时候,我被鲜花和各式各样的小礼物完全包围起来。我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所有的好心人。”
“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
  5月29日,滨城区北镇办事处小学接收安置了从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乔庄镇二小转来借读的张雨豪、张佳和赵媛媛3个孩子。张佳的爷爷,也是赵媛媛和张雨豪的外公,一直在滨州打工。地震发生后,他将3个孩子接到滨州。北镇小学得悉后立即接纳他们入学,并为他们购买了新书包、新课本。学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为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北镇办事处为他们及其家人免费入了医疗保险,同学们纷纷送给他们文具和小礼物,社会上的好心人还为他们捐献了崭新的被褥。赵媛媛告诉我们,虽然家乡因地震受灾了,但是这里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自己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她还高兴地告诉我们,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短短几天的时间她就学会了校园舞,在这里上学感觉真好。
“在这里我不孤独”
  5月28日一大早,北镇中学高二(12)班的师生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像过年一样迎接两名因地震受灾转来借读的新同学——家在四川绵阳江油市武都镇的齐晏和胡靖东。接过学校特别为他们准备的崭新的课本和校服,两个孩子都难以相信,几天前还住在临时帐篷中的他们,现在已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了。
    地震发生后,齐晏和胡靖东被接到滨州的亲戚家中,借读于北镇中学。尽管地震给两个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比较大的创伤,但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从灾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齐晏和胡靖东告诉我们,因为老家的课本跟这里的版本不同,他们常常有不会的问题,但老师们总是很耐心地给他们解答和辅导。
  当我们下午再次见到胡靖东的时候,他正在和同学打乒乓球。懂事的胡靖东说:“和老家一样,在这里也能交到好朋友。”说着就搂住了旁边的好哥们儿刘冠宇。刘冠宇说:“齐晏和胡靖东的到来,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大家都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
  胡靖东告诉记者,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校园环境都比老家的好,老师和全班同学的热情、友爱让他很快消除了孤独感,仿佛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