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临淄区稷下小学用“亲情日记”架起家校连心桥
发布日期:2008-07-11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654次
本报记者 陈德亭 通讯员 徐立敏
“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校长韩相永说,“我们只有将学校教育不断向家庭、社区、社会延伸,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了让学校教育更好地向家庭延伸,该校用“亲情日记”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该校的“亲情日记”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写有关学生成长的内容,着重记录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变化等,家长可以谈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可以谈教育体会及教育困惑。班主任通过对日记的阅读,结合学生的在校表现,帮助老师和家长共同把握学生的成长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学校的做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加强了我们与学校的沟通,加深了我们对孩子的理解,也为我们反思子女教育、借鉴他人家庭教育方法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稷下小学的“亲情日记”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家长们纷纷表示,是“亲情日记”让他们在细腻的笔触中重新梳理自己的家庭教育及与子女的关系。谈及此,许多家长深有同感:“是‘亲情日记’让我们不再简单地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那种压在心底、被学习和成绩冲淡了的对孩子的爱被重新唤醒,孩子在读了自己的日记后也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很多。”
“亲情日记”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稷下小学的老师们通过阅读“亲情日记”,更加感受到了教育的责任,增强了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进一步懂得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就是关注成长。
临淄区稷下小学的“亲情日记”不仅倾注了家长、老师对孩子的关爱,更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命、生活的大课。学生们在分享家长们的日记后,昔日的乖戾之气少了很多,体谅心、上进心强了很多。老师们欣喜地看到了“亲情日记”对发展人、完善人的切实功效,也看到了教育的真谛和希望所在,更品尝到了成功教育的滋味。“自从有了‘亲情日记’,班里的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相比以前好管多了。”该校五年级二班班主任老师呼洪昌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该校接力式传递的“亲情日记”就像一缕熙暖的阳光,让孩子们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里始终沐浴着爱的春风;就像一条纽带,把学校、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关爱的呵护中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