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就发展
发布日期:2008-07-23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540次
本报记者 殷雪梅
仅仅8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办学层次由建校之初的普通高职发展为普通高职、成人本科、在职硕士研究生等多个办学层次,专业由7个发展到28个,招生区域由省内扩展至28个省、市、区,在校生由500人增至8000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一项项接踵而至的荣誉是对学院办学成功的有力证明。
理念创新是关键
理念创新是科学发展的起点。2000年,泰安市高新区进入快速发展期,进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成为纺织品服装贸易大国,服装专业人才成为国家之需、市场之需、社会之需。泰安高新区解放思想,果断决策,筹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成为首开先河自己创办大学的高新区。
学院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为办学理念,以“建特色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确定“尚德、尚能、尚美、求真、求精、求新”的校训。一系列科学理念的确立,为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个科学理念的形成,其作用不亚于千军万马。观念更新、理念创新是学院快速发展的前提。”院长孙京家提出了他对理念建设的见解。2005年10月,省教育厅对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时,评估组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准确的办学定位、科学的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值得称道。”
教育创新铸品牌
实施实用型人才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学院引入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培养模式,组织导师组对成绩突出、潜力大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实施“学分制”和“分层施教”等方法,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名牌教师”战略,提高“双师”素质。学院竭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出“两个课堂”,一个课堂培养学生,一个课堂培养教师。近3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深造,60余名教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硕士研究生占一半以上。
实施“名牌专业”战略,开拓人才市场。学校重点扶持和大力培植服装设计等名牌专业,服装结构设计等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服装款式造型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服装制版和制作能力,成为学院的“拳头产品”,受到国内外服装企业的青睐。
实施“名牌学生”战略,彰显办学实力。8年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毕业生夏天自主创业,创办了泰安市“十强旅行社”齐鲁大地旅行社,江曼华、高娜等现任青岛红领集团区域经理、部门主管,来婷婷现为浙江省高臣时装皮革有限公司高级设计师,张健在校期间就拍摄了在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的纪实性影片《路边人》……
近年来,学院有20余项科研成果受到省级表彰;教师们发表科研论文达数百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20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级服装表演、服装技能、信息、机电等大赛中获奖。
管理创新促发展
学院通过管理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提出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坚持“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现在,学院由当初占地100亩发展到600亩,建筑面积由3万平方米发展到13万平方米,总资产由2000万元增加到2亿元;建设了教学楼、图书馆、艺术馆、服装表演大厅等设施,建设了以艺术广场、文化长廊等景观式建筑为主体的艺术大道,极大地改善了校园面貌。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外延扩张与内涵建设并重的发展之路,走创名牌、树品牌的精品发展之路,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为此,学院实施了“创建10个重点学科、20个特色专业、30门精品课程”的“一二三”工程、“打造10个教学团队、100名优秀教师、1000名知名学生”的“十百千”工程和“建设10个实训基地、10个实习基地、10个办学基地”的“310”工程。
学院积极探索国办高校的稳定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效率机制完善结合的管理模式,推行了全员聘用制改革。院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教职工实行聘用制和末位鞭策制;实行了职务工资、岗位津贴、风险金的结构工资制度,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院先后举办了山东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齐鲁风情”大型服装表演、山东省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全省服装院校服装裁剪职业技能大赛等大型比赛。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文学社、模特队、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10多个社团组织,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则为学生提供了修身养性的机会,形成了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独具特色的“山服文化”。
到201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的规模,用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高职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成为全国一流的特色高职院校,这是学院提出的新目标。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