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惠城乡
发布日期:2008-07-24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709次
本报记者 任甲斌 通讯员 邹笃彬 陈树杰
近年来,按照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莱芜市钢城区关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在政策上扶持,体制上创新,财力上支持,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首先是经费投入上的不均衡。近年来,钢城区政府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为重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5年,区内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足额发放;2007年,全部免除区内城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008年,免除了城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费和教辅资料费。
有了充足的财政保障,校长不再姓“钱”,而真正姓“教”了。谈及此举,闫加进校长深有感触:“现在可以专心专意教学、治校了,虽然工作压力增大,但精神是愉悦的、轻松的。”
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中,教师资源均衡是关键。2006年,钢城区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事管理的十条规定》,建立起了区内教师合理流动和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全区近4年来招聘的300名教师中,有2/3的教师被分配到了相对薄弱的学校。2007年新聘任的96名教师中,有87人充实到了农村学校,并有56名年轻教师自愿到薄弱学校支教。
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钢城区推行以强扶弱的策略,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两年前,当艾山中心小学忽然多了一个“伙伴”的时候,校长张应成最初的感觉是“多了一份负担”。可是,当他到自己帮扶的育才联小察看一番后,思想又有了变化:“村小的条件太差了,帮扶他们,是我们的义务。”两年后的今天,再问张应成的时候,他说出了两个字——“责任”!“负担”——“义务”——“责任”,这是一位校长对帮扶村小认识上的飞跃。通过送教下乡、资源共享、干部交流、合作教研、一体化评价等形式,大大提高了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条件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只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浅层次,要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为此,钢城区以创建合格学校为目标,全面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采用召开现场会、研讨会,举办教育论坛、外出培训交流等形式,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讨,提高了教育管理干部的能力。同时,积极组织班主任论坛、校长论坛、教育管理“校校行”、校长才艺展示、教师第二专长展示等活动,加强教育教学同步研讨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全区学校中开展“规范管理年”、“素质教育年”活动,狠抓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学生作业量等关键环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使教育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里辛镇朱家庄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辟快乐大课间、快乐大课堂、快乐大舞台,广泛开展学校体、卫、艺、科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