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的绿色校园

本报记者 魏海政
  如果一位校长上任后开始关注养猪、种菜、栽树,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日照实验高中校长郑强就是这样一位校长。一开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但是,三四年下来,人们的看法开始逐渐改变。因为从养猪、种菜开始,他就把全校师生的健康和幸福放在了心上;从栽树开始,他就把绿色校园建设的理念放在了心上。以此为引子,学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次第展开,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绿色校园积淀文化底蕴
  “让孩子拥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的敏捷、骆驼般的精神。”蔡元培先生的这句名言就挂在郑强办公桌对面的墙上。
  如何才能让学生拥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的敏捷、骆驼般的精神?首先得让学生吃得放心、营养、健康。在郑强的提议下,学校租赁了35亩地,建起了绿色养殖基地与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建有各类蔬菜大棚8个、400余头存栏量的大型猪舍2个。师生食堂的猪肉、蔬菜,都是绿色基地供应的放心肉和绿色蔬菜。
  学校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家,家里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品位高雅,置身其中的人才会舒心、顺心、开心,才会追求高雅,崇尚文明,才会从内心深处喜爱这个家,并自觉地为这个家增光添彩。学校引进栽种各种适宜校园生长、美化环境的树木,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种树木花草相互掩映,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成为日照实验高中校园主色调。
  在建设绿色校园的同时,学校同样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铸造这所新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2011年,学校多方征集意见,反复酝酿,确定了“诚恕智勇”的校训。“诚为立人之基,恕为做人之要,智勇兼备,方能成就精彩人生。”郑强这样理解校训的内涵。
“三个服务”旨在师生幸福
  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只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充满智慧的火花。在日照实验高中,“以师为本”成了改革创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二法则。
  “学校的干部,从校长到中层,都不能把自己当成‘官’,都要做一个忠实的服务者,要尽心尽力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郑强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干部。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校长为师生服务,教师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后勤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的“三个服务”理念和工作要求,促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学校还成立了太极拳、健美操、书法等爱好者协会,通过为教师量身定制合身工作服、发放午餐补贴、改善办公条件、派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出国学习考察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激发教师潜能。
   “教育不能只面对少数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而应该对全体学生负责;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有跑得快的学生、唱得好的学生、画得美的学生。”郑强说。学校大力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引导教师“像父母、做良师、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亲情化、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让男生具有谦谦君子的胸襟和胆识,女生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涵养。
改革完善奠基质量提升
  “只有抓住课堂才能抓住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才能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发力点’。”郑强说。近年来,日照实验高中围绕高效课堂构建,大力推行“三转变”、“四注重”、“五为主”教学策略。“三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学生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四注重”,即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五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积极构建务实高效课堂。
  同时,学校常态化开展“大公开课”和“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该校打破级部、学科组界限,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开展全校“大公开课”活动。教师全员参加听课,校长主持评课,先由执教教师谈执教心得,然后听课教师各抒己见,切磋交流。学校每学期还举办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班主任、导师、备课组长等专业论坛和学生评教等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的成效已初步显现。近几年来,日照实验高中荣获“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教育的幸福,是一种师生共享的内心体验。日照实验高中正在这条充满诗意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