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背后的“底气”

本报记者 王建科
  “我们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有踏实、能吃苦的学生,有技术一流的合作企业,有行业领先的实训平台,我们就是冲着一等奖去的。”说这话的是山东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杨文虎。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他的团队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卫冕成功,继去年获得该赛项一等奖第一名后再次夺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但就是这样一项广泛普及、强手如林的技术性专业,该校学生却能连续两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夺魁,不能不说“牛气”。而在“牛气”的背后是实力的“底气”。
“底气”一:
校企合作带来的前沿网络技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的是办学实力,比的是先进的技术技能。要想摘取金牌,必须有一流的技术技能做支撑。在网络技术教学方面,山东职业学院有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与H3C通讯公司的合作办学。
  记者了解到,H3C是一家致力于IT基础架构产品及方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通信公司。2001年,为助推各类院校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该公司以推广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计划,依托公司处于世界前沿的网络技术和产品,以“专业务实,学以致用”的理念,在全国成立了300余家网络学院。由于长期的密切合作,山东职业学院当选第一届网络学院理事长单位,是4家理事长单位中唯一的高职院校。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开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与互联设备》等课程。山东职业学院引入企业的工程案例和人才培养要求,采用企业的技术培训教材,将行业标准引入日常教学,同时将全球H3CNE、H3CSE等权威行业认证作为学生学习的考核标准。2011年,该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共有45名学生取得了H3CNE(H3C网络工程师)认证。而早在2008年,这家公司就开始在山东职业学院设立H3C特困生资助计划和优秀奖学金计划,并定期推荐取得H3C认证的学生进入该公司和代理商实习与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山东职业学院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高技能人才。而优中选优产生的参赛团队,能够在全国大赛中技压群芳,连续两届夺魁就不足为奇了。
“底气”二:
先进的实训设备和
科学的培训方法
  山东职业学院连续三年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教学和参赛提供了先进的实训设备,教师也在教学中积累了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
  “今年的比赛内容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综合布线、传感网及云计算服务网络搭建等项目,其中的云计算服务网络搭建就是在我们新建的云计算实训室里完成训练的。”指导教师马立新在介绍他们的云计算实训室时言语中透露着骄傲和自豪,“我们学院的实训室比全国大赛上使用的实训室还要先进。”据她介绍,当初上云计算实训室时,还觉得花费太大,不一定能获得批准。但上报后,学校领导和系里的领导都认为,只要学生能学到最前沿的技术技能,多花钱也值得。而事实证明,这次投入,换来的不仅仅是大赛冠军,一大批学生也因此受益。他们提前了解和掌握云技术,为下一步的求职应聘和谋求发展增加了一份实力。
  教学法的改变是近年来该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大突破。这次备赛集训采取的“项目导向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成为典型的成功案例。“我们并不是死板地按照某一种方法去执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融汇结合。”指导教师马立新介绍说。比赛的过程就是实施项目的过程,如果按照以前的老套路教,学生可能对每个环节都清楚,但真要完成一整套的流程,就会出现脱节掉环的可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很实用。如果不是我们平常就习惯自主处理问题,在比赛时一旦出现故障,肯定会不知所措。”参赛队员由佳玮说。
“底气”三:
指导教师和参赛团队的团结拼搏
  职业技术学院出于让更多的学生一展才华的考虑,对参赛选手的要求是只能参加一届比赛。这样一来,冠军的经验往往成了经历。对参赛学校来说,每一次的比赛别说夺冠,能跻身三甲也不是容易的事。鉴于此,杨文虎找到了去年大赛的指导教师刘志杰和马立新,请他们组建新的队伍。
  经过严格的选拔,来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王文伟、李光耀、由佳玮三位同学进入了参赛团队。2013年冠军团队的戴恩军和孙怀柏两名学生也主动放弃了毕业实习的机会,参与到队员的培训工作中。
  起初的训练是每天打几百根线缆,徒手分几千条线丝。时间在每天紧张的训练中转瞬即逝。当距离比赛还剩一个月的时候,团队开始了冲刺训练。每天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到深夜才能结束的冲刺训练,被大家戏称为太上老君“炼丹”。尤其是最后15天完全参照大赛时间安排的模拟训练,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半,中间不吃午饭,水也不敢多喝,因为吃饭和上厕所都要算到比赛时间里。两名指导老师发挥各自优势,一个当“妈”,一个当“爸”,外加“回归”的学生老师,从吃住等生活点滴着手,配合随时的心理疏导,最终让三名队员达到了“庖丁解牛”的境界。队员王文伟说:“每当看到刘老师因颈椎病加重不得不双手托下巴看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机会让我再次选择专业,我一定选择从医,帮助刘老师。”
  “技能大赛是一个检验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平台,同时也引导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在总结此次参赛的经验和收获时,该院副院长祝瑞花说。是的,山东职业学院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赛项上两次夺得全国冠军,充分显示了该院在该专业上的教学实力和教育质量。夺取冠军不是终极目的,而是通过大赛,吸收到更好的经验,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步入更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