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山东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职业化”

本报记者 晓 寒
  2009年,山东职教备受关注。职业教育“职业化”,成为山东职教的时代强音。
  2月27日,在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部署全年工作时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职业化”。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实现课堂教学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以“展示技能,促进就业”为主题,办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
  3月2日,在全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山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徐曙光在透彻地分析了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后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教育部职成教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在继续保持中职现有发展规模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创建达标示范校,树立特色质量校。全面准确地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09年山东职业教育的几项重点工作如下:
职教管理:抓规范,上水平
  加强政府统筹,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序列,完善以市为主、分级管理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和明晰省、市、县、校四级工作职责。各市要认真组织实施《关于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教职字2008[13]号)文件,对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对规模小、专业结构和地理位置相近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适当的撤并。统筹建设一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骨干示范专业和设施先进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到2010年,每县要至少建设一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职教中心)。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理顺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中等职业学校名称统一规范为“ⅹⅹ县(市、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各县(市、区)创办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议统一命名为“ⅹⅹ县(市、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或“ⅹⅹ县(市、区)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各市要根据13号文件,做出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名称规范的规划和方案。布局规划方案要列出:保留校、整合校、冻结校、撤销校的名单,其隶属部门,公办、民办和办学属性“普通中专或职业中专”,方案执行的时间期限和完成时间工作表。各市5月初将规划方案报请市级政府批准同意后要报省教育厅,教育厅6月初审核备案完成。今后,省教育厅面向市推行其他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有关的项目和建设发展改革示范校等工作,将以此为基本依据。各市的结果将全部登录教育厅政府网站,永久性公示,面向社会指导招生、办学和就业,也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基本依据。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将作为评估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条件纳入教育督导、教学视导的工作范围。省教育厅将建立健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与管理的信息网络。省教研室负责组织市职教教研室指导学校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用书目录》中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省规划教材,并组织实施培训和考核。
  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招生、学籍、教学、资助、就业等管理制度,完善学籍管理系统,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省教育厅将逐步建立和健全职业教育的信息网络和教育教学、教改教研数据平台,用现代技术改造和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职校招生:敞开校门,增强吸引力
  目前,山东省初中毕业生数量下降,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山东省的任务就是保持和稳定规模,基本做到招收本地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学生数量比例大体相当。
  要进一步强化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学籍电子注册、学生资助信息的联系制度和机制,从严从细管理,确保入校学生和信息数据的一致性。
  要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服务对象和范围。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回乡返乡农民工、复转士兵等城乡劳动者都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这也是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内在要求。各地要下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拓宽生源渠道,多方组织生源。一句话,凡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不管是应届还是往届,或者是想再攻读一个新专业和技能的,只要愿意,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都要向他们敞开,让他们享受国家给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有关支持、资助政策,把他们纳入当地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统一计入当地年度招生统计范围。
  发挥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免费两项政策的作用,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资助和免费是两个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杠杆和推进器,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两项政策,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要切实加强助学金发放管理,确保国家规定的资助标准不降低、资助范围不缩小,保证学生能及时、足额得到国家助学金。同时,又要防止资金使用上的违纪违规现象,确保资金安全,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将对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给予支持。目前,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在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各市要积极做好准备,发挥这一政策的作用,及时利用优惠政策,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拉动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对于跨境的市外、省外招生,各市要积极做好支持,统一负责,严格规范,监管、服务双到位。各市要对招生学校进行招生资格审查,根据办学条件,确定其招生规模,并向社会公示。要加强宣传,把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好政策宣传好,做到家喻户晓,发挥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现实作用。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导青少年学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职业化”
  要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职业化”。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就业操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启动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计划,推动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布局和调整工作的指导。教研工作也要在研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扩展实训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率。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各市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制度性的建设和政策性的保障。积极推广“一年打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三段式办学模式,推进“订单式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把德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讲究教育方式和方法,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校德育、文化和生活的美好情景永久性地留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脑海中,影响和指导这些学生一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养成。
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硬实力”,提升“软实力”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基础能力建设要长抓不懈;硬实力需要建设,需要加大投入;软实力需要提升,需要改革创新。
  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落实四项职教经费政策,制定山东省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认真完成好“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国家、省关于拉动内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项目,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支持下,通过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努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在改革、建设与发展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力争二到三年内建设20所国家级发展与改革示范中职学校。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适应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的需求。2009年要重点建立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骨干支撑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加强200个省级实训基地,完成117个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学校的规划。
  专业教学老师与行业技能师傅要零距离对接。要积极利用和扩大国家级、省级职教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中职教师培训,开通面向社会招聘专业师资和实习教师的渠道,实行专兼结合。逐步建立起与选拔、聘任、考核相结合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技能大赛:展示技能,形成“长效影响力”
  职业学校举办技能大赛,是展现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促进就业的好形式,还是一项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建设。要坚持并固定下来,形成长效。建立以赛和练为基础的长期化的实训基地,以技能大赛为总抓手,扩大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国家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今后还将继续举办。山东省要每年举行一次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今年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经贸委将联合举办全省性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大赛的主题就是“展示技能,促进就业”。各市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层层竞赛、级级选拔。要积极吸收相关部门、企业和新闻媒体合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赛,宣传职教,吸引赞助,扩大招生,展示学生技能,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上岗就业。这也是应对社会形势,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抓好招生和就业的一项配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