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严把教材质量关

严丽荣
  2001年7月实施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于是,教材编写与出版市场欣欣向荣,呈现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专家编学校教材,学校编校本教材,教师编教辅资料。与此同时,新编教材因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而被告上法庭的事时有耳闻。郑州某培训班负责人彭帮怀认真研究教材一年多,挑出某种小学教材错误68处,先后写信向有关单位反映,未得到解决,多次将某出版单位告上法庭,一时成为“名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语文老师干脆将教材上的差错当作纠错材料进行课堂讲解。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重点大学一研究生读研尚未满一年,专业知识仍匮乏,却已参与了导师两套教材的编写,而其手段为上网搜索、抄袭参考书等,以至书稿交上后,他最想喊出的一句话是:“我再也不看那些高校编的教材了!”在某学校举行的教材认证会上,一位教师在学校库存教材表中突然发现,自己专业有一门课程教材竟有1500多册,编印入库四五年,一本未少,简直就是一堆废纸。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苗头——看重“成果”,急躁冒进,没有精品意识和长远规划。如果编教材只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完成任务,实现“著作等身”,其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使学术界的严谨性和公信力丧失殆尽。这些现象虽属少数,但危害很大。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说的是人的质疑精神、辩证精神、科学精神,因为凡是人为的都可能有错误。尽管如此,古人并不曾轻忽和懈怠。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优良传统;卢延让为成就一首好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曹雪芹因为一本小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范本,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源,理应更加严谨、科学、有据,要经过编者的反复推敲与审核,要具有代表性、继承性、权威性等特点。
  教材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后代的大事,我们必须严格把好教材的编写关和审定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编写究竟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良性发展和竞争机制,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