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优质教育就在老百姓身边

本报记者 胡乐彪
  坐在枣庄三中高一教室学习的刘建实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以他的中考成绩按理说很难到这所省重点高中读书。他的这份幸运得益于枣庄市实行的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由于享受“指标到校”可降低20分录取,很多像刘建实一样在农村学校读书的学生,能够如愿进入枣庄三中等重点高中学习。
  “指标到校”是枣庄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优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市教育局不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办学资源配置,提升师资水平,把优质教育真正办到了老百姓身边。
整合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007年7月20日,对于枣庄教育界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原枣庄三十中合并到枣庄十五中,成为十五中西校区;安泰小学并入万泰学校,新命名为解放路学校。这是市教育局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扩大后的枣庄十五中,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统一调配师资,采取集中校区上课的办法,不断创新“德育生活化”活动,在优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优良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孩子读初二时成绩中等,没想到今年的中考,他能考上枣庄三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这除了孩子自身努力外,两校合并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也不能忽略。
  事实证明,此类合并减轻了城区初中招生的压力,推动了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进而带动一大批优质小学的产生,让“择校热”明显降温。这一做法可以发挥名校特有的区位优势、师资优势和品牌优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枣庄市实施了市实验幼儿园、市职业中专、十五中东校、四十一中等学校的扩建工程,还投资1600万元新建了鑫昌路小学,累计新增校舍3.6万余平方米。目前,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的市立新小学新教学楼已开工建设,年底将完成主体工程。针对市行政区西移、配套工程急需建设的现状,该市于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了市实验学校,今年8月底如期交付使用。这座现代化园林式的学校成为新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整合城区薄弱学校,实现强强联合,也带动了台儿庄区一些学校的发展。今年3月份,该区运河中学合并到枣庄三十九中。整合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对此,枣庄市教育局局长张磊这样解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尽可能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充分享受到。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教育部门的首要职责。”
改善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近年来,枣庄市教育局以统筹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三亮三改、仪器更新等工程,使农村学校办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仅去年一年,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投资5180万元,共拆除D级危房8.6万平方米,新增校舍9.2万平方米。今年3月份,针对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过小、效益偏低的实际情况,该市出台了《2008~2010年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确定今年危房改造项目学校61所,需拆除D级危房1.34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3万平方米。目前已争取资金1690万元,动工56所,完工投入使用6所。
  针对农村部分学校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该市从2007年开始,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中小学三亮三改工程,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推动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仪器更新配套工程等专项建设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1976万元,建设光盘播放点98个、多媒体教室456个、计算机教室98个,使多媒体教学网络终端覆盖到全部农村中小学集中教学活动的场所。在农村中小学仪器更新配套工程方面,该市2007年投入资金1030万元,为98所农村初中学校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和更新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实验仪器。
  “与前几年相比,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峄城区榴园镇王庄中心校校长马洪国,在接受采访时抑制不住兴奋,“硬件有了保障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水平便成为可能!”
建立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在硬件投入基本到位的基础上,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
  “要缩小校际间教育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想办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要抓好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近年来全市主要通过“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名师带动工程”以及“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今年寒暑假,全市共派出600余名骨干教师赴外培训学习。这批骨干教师接受培训后,又发挥了“接力棒”的作用,成为区域培训和校本培训的“主力军”,带动了全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在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上,该市选派薄弱学校的校长到优质学校挂职学习,并建立教师“结对帮扶”等制度,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今后3年,该市将启动农村学校“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吸纳优秀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在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与此同时,该市还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以带动和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