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当起“德育导师” 学生有了“代理家长”

本报记者 张玉波
  山东省寿光市各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摸准学生思想脉搏,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实施了“德育导师制”和“家长代理制”,变“管”为“导”,使育人方式更加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对教育改革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去年10月,寿光一中探索实施了“德育导师制”,倡导教师全员、全方位育人。经过自荐和推荐,学校确立了优秀教师担当德育导师,每位德育导师帮助3~5名学生。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育人,对受导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和人生向导。德育导师在工作中建还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的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表现,每月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德育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生活中帮助学生,以朋友身份同学生交流,以家长身份表扬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德育导师制”是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炼,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原则,充分整合德育资源形成的“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施,“人人是德育导师”成为该校教职工的共识,“有事找导师”已被学生普遍接受。目前,该校有德育导师326人,受导学生达2200多人。
 “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前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了全员育人局面,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融入亲情,进行换位思考,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寿光现代中学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在德育中独创了“家长代理制”。近年来,该校的外地生越来越多,他们远离父母,有时一两个月才见父母一次,另外还有单亲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最令教师头痛的是“问题生”,他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习惯不良,性格怪僻,管理成为难题。怎样使这些孩子转化好,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课题。经过调查研究,学校决定,本着“家长认可,教职工同意,学生自愿”的原则,选拔教师担任学生“代理家长”,由教师和学生双向自愿选择。在校学习期间,“代理家长”就是学生的第二家长,给学生保管财物,控制消费,协助班主任、家长教育学生,每月至少让学生到家中吃一次饭,学生向“代理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学生有进步,“代理家长”受表彰,学生在校如果出现重大违纪行为,追究“代理家长”相应责任。“代理家长制”的推行,使学生感受到了校园的亲情和温暖,大多数“问题学生”得到转化,顺利升入了大学。
  “德育导师制”和“代理家长制”的实施,使学校德育工作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从“务虚型”转变为“务实型”,从“强迫式”转变为“自主式”,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更容易叩开学生心扉,润物细无声地解开了学生的一个个心结,使他们的成长之路更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