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生命的唤醒

薛文平
  不解的名校情结和受制于高考指挥棒而追逐高分的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孤独、学习焦虑、感觉综合失调等心理问题。同时,学生的体质也在变差。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教师喜欢根据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歧视成绩差的学生。
  “在我国,教育实践长期偏离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追求异化于正确的教育目的以外。这有多种原因,这既同我国长期形成的封建等级制文化有关,也与我国相对缺乏现代社会平等的公民意识有关,还与我们的文化深处缺乏人文精神有关。……我们的主要问题不是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的教育权益。在这些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我们冷漠地告诉他们:‘你们是差生。’为了优秀学生的利益他们处在集体陪读的状态。”(《深刻反思我国的教育重点制》,发表于2006年第14期《新华文摘》,作者游永恒)
  其实,那些“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帮助,更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悉心指教、平等看待、严格管理。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生活是自卑的,学习是落后的,前途是迷茫的,但他们不乏善良的心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梦想。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那些所谓的“差生”重拾生活的信心和未来的梦想,用智慧帮他们圆梦,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完善他们的人格,弥补家庭、社会等原因给他们健康成长带来的缺憾。也许他们在中考、高考中不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校而给教师和学校带来荣誉,也许他们在未来也不会创出极其辉煌的业绩而让学校引以为豪,但教育者有责任使学生以完整的人格度过未来的人生。我们的教育主流应该是大众化平民化的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而不仅仅是针对极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马克思语)基础教育的根本应该是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为未来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优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注重差异、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发展。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语)教育一旦使学生成为考分的富翁、情感的乞丐,应试的强者、精神的弱者,教师就只能依靠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就会走得离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适合未来长久发展的人和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的目标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