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德融课堂”创新课程思政

  本报讯(通讯员 李晓晓)5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研讨会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关延平在致辞中肯定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在推动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作为主办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近年来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备受与会领导与专家的关注。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推动以“德融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完善教学设计,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让专业课上出了“思政味”。
  为加强德育内容与学科专业课融合渗透,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思政,自2015年起,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构建起了包括1个领导小组、2个指导文件、3类德育课程的“123”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学校成立“德融课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融课堂”工作的策划与领导,全面宣传发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相关牵头部门负责邀请专家开展“德融教学”好教案、好课堂、好教师评选。2015年7月,学校制定《关于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开展“德融课堂”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品德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2016年3月,出台《“德融课堂”实施方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相关工作全面铺开。
  学校积极打造现代礼仪、队列训练、自救技能等“新六艺”课堂,并把它列为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的传统文化课堂,挖掘、提炼专业课程和教学过程中德育元素的“德融课堂”,构建三者相互配合、互融互通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德育内容与学科专业课融合渗透,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德育。
  为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出台了激励政策。一是完善表彰及考核机制,对于评选出的“德融教学”好教案、好课堂、好教师,学校发文予以表彰,其教学工作量按照1.5倍系数计算予以奖励,并把教师“德融课堂”情况纳入教师德育业绩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二是将教师“德融课堂”情况纳入职称评聘体系,将“德融教学”好教师作为师德标兵评选的重要条件,并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中优先考虑。
  各二级学院纷纷结合专业特色,定期组织各教研室开展“头脑风暴”,进行集体备课,汇聚集体智慧,共同设计“德融课堂”内容。各专业课教师也积极自行创新讲授课程,如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宋明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巧妙融入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用契合大学生的语言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截至目前,该校共评选出181个“德融教学”好教案、60个“德融教学”好课堂、26个“德融教学”好教师,汇编形成优秀教学案例2册,初步建成好课堂微课系列教学视频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