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实验小学“探路”人工智能教育

  本报讯(记者 吴其林 通讯员 苏峰)校园人工智能教育怎么搞?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济南市莱芜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建基地、团队带、育师资、课程推”的实践路径。日前,省教育厅公布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市、县和试点校名单,该校名列其中。
  “学校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年度工作要点、三年工作计划、五年发展规划都把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列入工作重点。”提及人工智能教育,校长王圣君认为,对“互联网+教育”来说,基点是“人工+智能”。
  有基地、有场所才有操练的空间。去年5月,该校投入60余万元建成“杏林”创客空间,建成航模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比特实验室、沙画实验室、数学实验室和3D打印实验室,并添置学习器材,供师生探究演练。“这就像给了师生一部智能手机,大家学着用、经常用,就能融会贯通。”副校长公长青介绍说。
  培养和配备师资是核心。2018年7月,该校教师苏峰作为“STEM种子教师”参加了山东省第一期“STEM+人工智能教育”高级研修班,回校后就担任主讲人,手把手地教全校教师。去年以来,该校选派了8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教师专业水平水涨船高。
  课程推动是路径。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是学校特色课程开设时间。每当这时,曹知慧老师就会准时与学生们在机器人创客室会面,按计划学习机器人创客课程。每月,他们还要分组进行机器人能源挑战赛。该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了无人机、机器人、物联网、沙画、实验数学课程等创客教育课程,每周学习时间为70分钟。“真想不到,孩子的创客课程学得这么棒!”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在家长群里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定课时、定内容,分项开展人工智能、STEM教育、创客项目教育学习,形成了初识感知、培养兴趣、系统学习、强化训练、能力提升等梯度学习路子。学校两个机器人团队获2018年山东省首届创客大赛一等奖,无人机航模团队获第十六届全国NOC决赛三等奖。
  试点试出好成效。去年以来,学校成为中青创奥活动实践基地、山东省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和山东省创客教育理事单位,被评为“全国首批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种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