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流淌
发布日期:2009-04-14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682次
本报记者 李波
“还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让智慧从孩子的指尖流淌!”这是记者3月2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农村幼儿园采访时,听到的当地幼教工作者满含真情的话语。他们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发出一系列幼儿游戏活动,用麦秸、玉米皮、高粱秆、柳条、贝壳、泥巴、树叶、豆类、沙子等这些随处可见、垂手可得的乡土材料,为儿童搭建起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平台,给予儿童有灵性的生活,引领儿童智慧成长,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办园之路。
快乐游戏:还儿童一个真正的童年
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成长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童年是同义词。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日照市教育局把民间游戏的开发列入幼教工作的重要内容。
民间游戏广为流传,深受幼儿喜欢。该市组织幼儿教师通过调查、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向农村的老人和学生家长搜集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了解当地有哪些民间游戏资源可以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来,并对全市各幼儿园收集、开发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选择了60多种适合幼儿的民间手工游戏在全市推广。根据游戏材料和游戏形式的不同,该市将这些游戏分成3大类若干个小类。
一是手工制作类。幼儿教师利用乡土材料,组织儿童发挥想象力大胆操作,创造出形形色色的小作品。针线缝制类:利用针、线、布这些材料进行缝制的手工游戏。如缝制正方体沙袋、多面体小沙袋、肾形荷包、心形荷包、锄形荷包,拉花,绣花,缝绒花。线绳编织类:利用彩绳编织各种图案的手链。高粱秆穿插类:利用高粱秆的皮、瓤进行穿、插、编的手工游戏。如穿插小鞭炮、降落伞、蝈蝈笼、小风车、眼镜、小马等。泥工类:利用泥巴及一些辅助材料制作的手工游戏。这一类内容比较丰富,幼儿根据想象随心所欲制作好多作品,如捏制冰糖葫芦、月饼、小房子、小老鼠、坦克、电视等。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在土里滚打跌爬,泥巴是陪伴他们的最好游戏材料。他们摔泥巴,捏泥人,捏大炮,捏个黄鼠狼赶鸡跑一跑,用泥巴制作糕点、糖果、面条、水饺、小锅、小碗,捏个磨来磨“粮食”,捏群鸡、鸭、鹅来做客……麦秸秆类:利用麦秸秆穿、折、编制作的游戏。如编制小花、戒指、镯子、耳坠、扇子、海螺、大虾、小篮子等。玉米皮编织类:利用玉米皮编、扎、缠制作的游戏。如编辫子、蒲团、小刷子。蔬菜玩偶类:各种蔬菜经过粘贴、拼插与绘画,辣椒变成了小老鼠,胡萝卜变成了小鱼,洋葱变成了小娃娃,土豆变成了小肥猪,芸豆变成了蚂蚱,甚是可爱。其他类:如用春天的柳枝做柳条哨,用贝壳磨哨子,用葱叶做葱叶哨及葱叶粽子,用棉槐的叶梗编小笊篱,用向日葵瓤制作梅花,用硬纸、松笼、木头等材料做陀螺等。
二是运动类。包括抓石子、弹核、拾核、转陀螺、打瓦等促进幼儿小肌肉发育的游戏,踢毽子、跳房、捉迷藏、丢手绢、跳皮筋等锻炼大肌肉的游戏,猫捉老鼠、老鼠钻洞、老鹰捉小鸡、盲人捉鱼等培养动作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性的游戏。
三是棋类。包括“狼吃小孩”、“369”、“放牛棋”等民间益智棋类游戏。
在市教育局的引导下,该市的幼儿教师通过开展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鼓励幼儿探索与创造,让幼儿活泼快乐、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生活,获得最佳发展。游戏过程是激发幼儿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是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身的过程。在游戏中,教师是倾听者、观察者、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欣赏者,幼儿增强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人与人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这种活动充满自然与和谐,充满创造与快乐,让幼儿受益无穷。
亲近自然:品嗅泥土的芬芳
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张传若在接受采访时说:“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首要环节。学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一些著名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就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观点。日照市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引领儿童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的过程。”
他们以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为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带幼儿亲近自然,走进生活,亲身感知体验,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陶冶和发展幼儿情操,培养其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日照市农村幼儿园的教室里开辟了“与自然对话”游戏角。形形色色的小动物、植物被摆放在教室的一角、窗台或廊沿上,供幼儿观察、探索。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蝌蚪怎样变成青蛙,小鱼怎样游泳、呼吸,螃蟹怎样行走,种子怎样出土、发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捉些蝴蝶、蜻蜓扎在泡沫板上制成动物标本,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制成植物标本供幼儿展览。幼儿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们由此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
随着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幼儿游戏的材料也在适时更换。如在手工游戏中,春季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用花、叶进行粘贴,夏天则以“夏天的水果”为主题,用蔬菜、水果、麦秆制作作品,秋季以“秋风吹”为主题,用玉米、花生、小米等装饰图画,冬季则以“冬天的动物”为主题,用萝卜、地瓜等制作小动物。这些丰富而富于变化的材料,让幼儿兴趣盎然,使每次游戏都能通过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材料吸引幼儿去操作、去参与。同时,幼儿的心灵对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哲人一再告诉我们,要敬畏大自然,要崇拜大自然,因为它是一切生命的母亲。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固然有丰沛的物质,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他们远离大自然,整天与塑料金属制品在一起,连脚下的道路都不是泥土做的。他们无非是跟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打交道,所以体验不到生命的浩大和壮美。日照市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拥有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他们的童年更加快乐。
感悟传统: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幼儿民间游戏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创编并流传下来的游戏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幼儿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这些游戏近年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并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销声匿迹,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挖掘丰富的民间手工制作游戏为我所用,使这一民间瑰宝重放异彩。”日照市教育局托幼办负责人王成梅告诉我们。民间游戏正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该市的幼教工作者们发现、重视并传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传统的,才是现代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民族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建立在爱家乡教育的基础上。日照市幼教工作者通过开发民间游戏,让幼儿接受家乡的本土文化教育,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让幼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与性格的培养,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传统文化绝不仅限于《三字经》、《弟子规》等文学作品,民间游戏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最鲜活的载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夯实人生基石。
节约资金:农民成最大的受益者
从材料这方面来说,日照市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幼儿游戏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在农村,许多农民生活还不富裕,投资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财力还有限。但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到处是可以利用的游戏材料,像幼儿百玩不厌的泥巴,满山遍野的花草树木,随处可见的庄稼秸秆等,既容易收集,又经济实惠。只要指导得当,幼儿园可就地取材,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开展游戏活动,减少了经费支出,降低了办学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幼儿游戏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当地的老百姓。
着眼于节约、立足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丰富多彩的幼儿游戏活动,亲近自然、回归传统的教育形式,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日照市农村幼儿园的招生吸引力不断增强,幼儿园在老百姓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从黄海之滨的两城镇,到甲子山下的黄墩镇,再到九仙山深处的前苇场村,在日照市的每一个村庄,让3岁以上的娃娃上幼儿园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截至目前,日照市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已达1139处,在园幼儿达82449人,学龄前幼儿入园率达到92.22%。幼儿教育在日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壮丽画卷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