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4份感恩问卷问出了什么
发布日期:2009-01-25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252次
本报记者 赵德 通讯员 孟锋
一边是谆谆教诲、苦口婆心,一边是漫不经心、不以为然,如此开展感恩教育的场景可谓司空见惯。德育“两张皮”、“阴阳人”、“5+2=0”现象凸显了德育的困境。德育课到底应该如何上?德育怎么能深入学生心灵,让学生喜闻乐见?家庭、学校应该如何通力协作?
日照市教育局日前联合相关部门在广泛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的基础上,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形式对全市参加活动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展开调查,并完成了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活动调查报告。数字反映出的问题令人深思,也对今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感恩教育仅靠学校是不够的
这次调查共收回5114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略高于家长,这也充分显示出感恩教育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不少学生在调查卡上留言,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一些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促进沟通和交流。
调查还发现,感恩教育仅靠学校开展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必须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头作用,毕竟学生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最多,耳濡目染中习得了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
“一个整天生活在没有感恩氛围家庭中的学生,是不可能培养出感恩意识的。”市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说,有的学生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学校表现得很好,可是回家待上一个星期天就变样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5+2=0”效应。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家庭更加重视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对孩子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在家庭当中,孩子成为核心,他们的权利无限而义务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义务。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和考分,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感恩和道德教育。长此以往,孩子习惯成自然,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造成感恩意识的缺失,形成思想品德的缺陷。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根本不懂得爱,难以与人相处、沟通、协调,更别提将来从事富有开创性的工作了。
感恩教育活动润物无声
调查结果显示,有5031人认为通过参加感恩教育活动,能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占总人数的98.3%。
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在调查卡上留言:“我以前看妈妈拖地、洗衣服,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可我只帮妈妈拖了一会儿地,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我从中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市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在调查卡上留言:“通过感恩教育,我对自己以前伤害父母、伤害朋友的做法深感愧疚。无论对什么人,我们都应该报以感恩的态度,即使是水火不相容的敌人,也要感恩他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感恩教育唤醒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心理变得愉悦和健康。”
通过调查还发现,感恩教育活动是以润物无声的体验方式,不断重塑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懂感恩、会感恩,让他们成为有良知的人。
触动孩子心灵的数字
实地调研中,工作人员见到了一张市实验中学开展“真情银行”存储活动时一名学生记录的他10月份的消费详单:“10月6日:2包薯片、1盒奶(4.5元);8日:1包糖、1包薯片(2元);10日:饭卡充值(150元);16日:给同学买礼物(50元)……总计:236.5元。”
在存储卡上,这个学生留言:“我花得太多了,尤其在买零食方面,出乎意料,非常浪费。我家并不富裕,一个月花这么多,三年下来得花多少钱呀!”
学生的家长在寄语栏中写道:“你长大了,也懂事了,希望你能理解父母,自觉学习,自理自律,自强不息。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刻苦钻研,勤奋学习。”
“我们让学生统计自己每个月的花销,就是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最终成为自立、自强、自律的新时代少年,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阿斗’。”日照市实验中学校长高月波表示,很多家长对这项活动反响强烈,认为这样的德育方式效果良好,富有针对性,直接触动了孩子的心灵。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