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五个关系 区域推进素质教育
发布日期:2009-01-06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426次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张国华
近年来,在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初步实现了质量效益与素质教育的双赢局面。
一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忽视或者放弃这个主阵地则是舍本逐末。课堂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是素质教育能否赢得广泛支持并深入推进的关键。我们从2001年始探索这个问题,重点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减少讲和听,增加说和做”,把学习、思维的时空还给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思维演练和交流碰撞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近几年我们把课堂改革作为“一号工程”,在小学重点构建高效快乐课堂,中学重点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二是靠拢学生成长规律,处理好做与学的关系。过于强调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是造成学生人格缺失的突出障碍,也是许多成长悲剧发生的重要根源。为此,全市近几年投资3亿元,建立了9处高标准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把学校无法解决而学生成长需要、课程要求落实的250多个活动项目纳入其中,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每年活动一周。实施阳光体育课程,先后开发了50多个活动项目。实施“朝阳读书计划”,引导学生会读书,邀请全国著名作家、学者来潍与学生面对面。在小学、初中开展语文主题实验。针对初中生开设“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实施学生成长“五个一”工程。广泛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区中体验成长。
三是发挥评价杠杆作用,处理好考与学的关系。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解决好招生考试等深层次的评价导向问题。我们从2004年进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名次退出中考,学科成绩转化为等级,原来被学科成绩简单相加掩盖了的学生发展优势通过等级彰显出来,大批学生受到成功激励。综合素质纳入中考录取,计入总成绩,与语、数、外等值,并且可以互换。中考改革反映了时代要求,满足了群众愿望,解放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重视合力育人功能,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如何将家长的关注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事关素质教育的成败,其价值绝不低于学校教育。我们以“亲子共成长”工程为统领,搞好“百名专家农村行”,开通5条学生成长热线,建立中小学成长导航站,开发“牵手两代”课程,开展每个家长每学年接受8学时专题培训,关注8类特殊学生群体等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营造素质教育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既要破除弊端,更要配套建设,以规范促创新,以建设促发展,营造素质教育大环境,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否则社会不答应,素质教育难以推进。我们从2002年开始对中小学作息时间作出严格规范,并将2000多所学校划分为190多个督学责任区,对违反素质教育要求的各类办学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在“破”的同时做好“立”的工作。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建立了“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的工作推动机制。每年梳理出一大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和普遍性教育教学问题向全市公布,组建项目组开展行动研究,并拿出100万元奖励研究者。设立了政府教学成果奖、燎原奖、金点子奖、重点工作项目奖等多个奖项,帮助优秀成果结集出版,并对创新型教师和校长进行大力表彰奖励。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