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成为学区教师的“教研之家”
发布日期:2008-12-17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174次
本报记者 廉德忠
2006年以来,平阴县安城乡开展了中心校与学点捆绑教研活动,小学教学点进行教研活动,有效破解了乡镇教学点布局分散、教师数量少、难以进行教研活动的难题。
中心校成为“教研之家”
安城乡辖域内学校分散,教学点较多,加之教学点年级大多数为单班,一名教师至少要承担两个年级的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成了一种奢侈的愿望。从2006年9月开始,安城乡将两个中心校与附近的学校或教学点进行捆绑,成立以小学中心校为主的区片教研活动组织,实现了教育资源、教育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一体化。他们的具体做法为:改变管理体制,中心校校长为整个学区的校长,其余各小学校长都是中心校副校长,由中心校进行捆绑管理。以中心校教研组为依托,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第一中心校以开展教师素质大赛为抓手,第二中心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从集体备课活动入手,中心校每两周将学区内同一学科教师召集到一起,教师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到学区,简单问题当场交流解决,对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精选,通过课例研讨予以解决。他们注重加强校际间的对话交流,先后组织教师赴济北小学、济南大明湖小学、平阴实验小学等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同时,组织了“师德演讲”、“同台赛课”、“校际交流”、“读书会”等活动,让教师带着问题来,拿着成果走,有效避免了一名教师、一所学校“孤军奋战”,使学点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有人可研、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中心校成为学区教师的“教研之家”。
校长都是“教研员”
2008年10月23日,安城乡大官小学。第一中心校校长李延义、副校长尹海英与学点3名校长听了大官小学三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公开评课。几位校长从教学理念、课堂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说优点指缺点恰到好处。
安城乡把围绕课堂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作为教研工作重点和重要价值取向,积极对校长和教师进行理念引领和实践指导。中心校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并确立相应的培训重点,定时对学区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各学校依据本校规模、基础、特点确定自己的教研内容和教研形式,使校本培训“有章可循”。目前,已进行了新课程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科研培训、课改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围绕培训,建立了教师学区教研一体化培训手册,提高了教师关注课堂、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为引导校长特别是学点校长深入研究教情、学情,他们让所有学点校长一并到各个学点进行听课和评课,在一定程度上,校长也成了“教研员”。第二中心校校长郭军认为,校长评课若能恰如其分,就要研究教学,关注课堂,成为实实在在的“教育研究专家”。
“捆”起来进行评价
安城乡把教研工作纳入学区整体工作考核之中,并制定了各项评价制度。对学点教师的考核,由中心校组织学点校长、业务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专门对教师课堂教学、参加教研活动进行考核,成绩与其他工作进行捆绑。这既解决了学点教师数量较少校长不好横向比较评价问题,同时又引导校长关注本校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为发挥中心校的示范作用,中心校根据各小学或学点教师参加教研情况进行评分,最高可以记20分,分数纳入对教学点整体工作评价。乡教育办公室对小学中心校的考核,采取与所辖其他小学、学点考核成绩挂钩的办法。年终考核评估时,所辖小学考核成绩的平均分记入小学中心校考核总成绩,折合分数占40%。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学区内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的整体“捆绑”和连锁效应,促进了中心校与其他学校教育资源的融合。他们还将教育经费捆绑使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所需经费由中心校与其他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分摊,其他各小学教学以外的非正常开支,需中心校校长批准后方可支出。
安城乡教育办公室主任苏道明说,开展“学区教研一体化”,有效解决了各个学校教研工作不平衡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与共享,针对性强、实效性强,教师们也尝到了甜头,感受到了成功。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